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亮
实习生 刘子荷
通讯员 罗玉燕 蒋晓薇
3月27日-28日,2021年粤港澳人才战略与创新发展论坛在广东财经大学举行。
论坛由广东财经大学、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主办,广东财经大学、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人才测评专业委员会承办,广东倍智人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财经大学粤港澳大湾区人才评价与开发研究院、广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协办。
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会长何宪,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原秘书长、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会长李朴民,广东财经大学党委书记郑贤操、校长于海峰等领导出席会议。
来自北京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广东财经大学等6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以及北大方正集团等20多家知名企业的200余名嘉宾齐聚广财,共商粤港澳人才战略创新与发展。
论坛为新中国70年人才评价优秀论著颁奖
会上,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总会与分会领导为荣获新中国人才评价研究70年优秀论著奖代表颁发证书,并请获奖代表发言。
此次论坛主题突出人才评价,其中新中国70年人才评价优秀论著颁奖评选工作,耗费时间3年多,采用数字化评价技术,从近800篇论文中评选出80篇优秀论文,从近200本著作中评选出24部优秀论著。发表时间跨度大、涉及内容领域广泛、评价指标精细、评奖分类合理,为科研成果大数据评价探索了一条新路。
据了解,本次论坛旨在为政府人才管理政策提供决策参考意见,为企事业单位在大湾区吸纳和开发人才提供崭新思路,为学界研究湾区人才的开发与创新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和多元建议。
“此次论坛的召开,是进一步推进粤港澳人才开发与政策创新,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积极建言献策的重要行动,相信一定能够进一步汇聚顶尖智慧、集聚要素资源,共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郑贤操介绍,工商管理是学校四大省级重点学科之一,人才资源管理专业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为进一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创新发展,学校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人才评价与开发研究院等研究机构。
据介绍,本次论坛为校政行企提供了一个信息交流、资源共享、互学互鉴、协同创新的高层次、高水平的交流互动平台,有效促进了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开发创新工作思路的多元融合,引发了社会对大湾区人才开发与政策创新工作的关注,为建立大湾区人才战略与创新发展高端智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论坛为创建大湾区人才新高地贡献智慧
“广东科技工作紧紧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这个首要任务,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成效,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劳帜红介绍,2020年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第一,全省R&D(科技研发)人员超过80万人,高新技术企业5.3万家,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原秘书长、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会长李朴民提出,要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优化人才汇聚,进一步壮大人才规模、优化人才结构,持续推动人才队伍的高质量发展。同时,要进一步实现思想引领与利益机制、利益激励更好结合,更大调动人才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此外,要进一步加强产教研用的融合衔接,深挖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会长何宪认为,科研机构改革仍然在路上,未来应该把技术型的开发机构推向市场,一部分公益性的研究机构要争取改成非盈利性机构,少数基础性理论研究和国家战略的研究要采用国家办、国家管、按国家的要求完成国家的任务。根据科研机构特点和定位逐步向不同的方向发展,形成适合科研发展的基础体制。
香港中联办广东联络部刘任辉就创建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新高地发表讲话,他指出,吸纳港澳人才来大湾区创新创业需要政策先行先试,因地制宜促进职业资格先在大湾区互认,让港澳人才有条件来;要推动粤港澳三地政府建立大湾区人才库、摸清家底,在突破人才户籍、住房、社会医疗保障以及子女读书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安排,提升人才流入意愿,让人才愿意来;要设立引进人才奖励基金,颁发荣誉证书、授予荣誉称号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安排,加大人才激励力度,让他们有成就感、获得感,实现名利双收,让人才留得住。
(羊城晚报2021年3月28日报道,链接https://ycpai.ycwb.com/amucsite/template/#/newsDetail/0/1560696.html?isShare=true)
摄影:
作者/通讯员:陈亮 刘子荷 |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 编辑:蒋晓薇